close

下面這一張照片我在交通大學的說明裡已經用過一次,不過覺得整張構圖還蠻美的(也是一種「自我感覺良好」),就借來再用一下。我今天想要講的主題就是後面這幾棟建築,它不是交大的一部份,是外面廠商蓋的大樓,很雄偉吧,想當初,我也去看過幾次,就是少了扣扣買不起。

在這棟大樓座落的土地,當初有一些交大的同仁看中意了,聽說也洽談了很久,傳言中一切都搞定了,忽然傳來信息,這塊地被一個財團買走了,又過了不久,就看了販賣房屋的廣告,又沒經過幾年(兩年吧?)這幾棟大樓蓋起來了,而且銷售得還不錯,我當然也心動了,但存款不足啦!我在講這幹嘛?從這段往事中,你有沒有發現教授和財團除了財富不一樣外,行動力也差很多。教授通常都很會講,很有頭腦,但要是把一堆很會講的教授放在一起,沒有一個決策機制的話,很多案子可能都要搞很久。

056.JPG 

這幾棟大樓的住戶可以用交大為後花園,也是很幸福。

財團,好像是一個很恐怖的名詞,這兩個字顯現出來好像很負面的樣子,我看也不大可不必這樣去思維,換個名詞好了,「大型企業」好像好一點,如果一個大型企業賺錢取之有道,它也創造出很多的就業機會,有什麼不對?有些大型企業在賺了錢之後,會回饋社會,做一些公益活動,這樣的企業,應該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它;不符合前面這些條件,當然可以來批判它了。( 還有政府的法律也要訂的公平些,但不是反商。)

再來講講兩則教授集體購買土地準備建屋的例子,應該要回溯到二十多年前吧,交大清華的教授買了一塊山坡地,準備蓋社區,大家也都在做美麗家園的夢,經過了一個乾旱季節吧,買來的山坡地變成集水區了!目前要賣掉,但買家又後悔了!這個案子我想出來服務的那些老師們,已經非常的用心,組織也不錯,大家又有共識,就授權工作小組去進行,但失敗了。我有時就在想,假設當初是交給財團來辦理,也許結果會不一樣吧。ㄚQ一點,說為新竹的百姓留一個未來可以備用的水庫好了(苦笑中。)

再來一則是十年前到現在發生在花蓮的故事,這裡兩所大學的老師也合資去買了一塊土地,他們運氣比較好,沒有變成海底城,建屋有希望,這要恭喜一下。從幾年前我聽到這個案子到現在,就常常聽說要蓋了,但到了現在還是沒有動工,旁邊一塊某醫院蓋的院區卻早已完工了!

經驗不是天生就具有的,是累積出來的,不對的集合體就是沒有(很有效率的)辦法完成一件大計劃案,做事有時也要有方法的,這中間的道理,留給有興趣的人去想想好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