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教育部公佈了第一個循環最後一梯次大學系所評鑑的結果,看來大部分的學校和系所都從前兩年他校的評鑑中吸取了一些經驗,並且做了一些改善,所以這一次受評各大學的系所通過的比率相當的高,這應該是評鑑一個正面的功能:藉由評鑑改善教育環境。雖然有很多人批評教育部的評鑑是勞民傷財,我也是不喜歡,但基本上肯定評鑑的部分功能,不過評鑑背後的意義還是值得深思。

評鑑基本上評鑑單位會設立一個主題,然後受評者要根據評鑑的項目和指標去回答執行的狀況,中間的意義應該是要告訴受評者說這個項目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,你有沒有做好?沒有的話趕快自己去尋求改善。我在思考的問題是多少系所,多少老師抑或學生,在評鑑後受益?評鑑過了,通過的人鬆了一口氣,評鑑的項目可以三年再拿出來看。老師還是專注於論文發表,專注於學術成就,學生還是以拿到學位為第一目的,忘了其實在「教與學」外還有很多東西要做(如利他的服務別人),真是這樣的話,評鑑也就真的沒有什麼價值。

受到少子化的影響,台灣的大學一定有幾所會倒閉(除非借用一些外力來改變現狀,問題是這種改變不可靠。)改變是一條生存的道路,要改變而且是正向的改變,要讓人家認同你這一所學校。大學的使命是什麼,學校的教職員工生要有共識,然後全力以赴,要倒店的機會就會少很多。有點悲哀的是我觀察到一個現象,要有共識很難,在大學裡有共識更難,有些人有一個「只要我不是最後一個,就不會死」的觀念,這樣要共識哪有可能。當然了,最後還有一招,自己很強,這家倒店了,跳到另一家。但問題又回來了,大學是在幹什麼的?

(後註:我寫了這麼多,自己也開始迷惑了,評鑑是要幹什麼的?真的有效用嗎?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