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了幾篇部落格文章後,感覺上有點像在寫回憶錄了。也好,留一點對某些人也許有用的東西,應該也是功德一件。

問題解決(Problem-Solving)裡面有一些成分可以討論,我想將問題切割成幾個模組,用一系列的文章來跟大家討論,第一個部分我想討論問題的輸入端,這可以分成兩個應用方向來討論。我有興趣的是研究工作,現在做最多的卻是行政工作,所以我想先討論層面較廣的行政,再討論學術研究,這兩種看起來很不相同的東西,它們中間的道理其實是相通的,我想將這個部分名之為:輸入端分析(Input Analysis)。要順便申明的是,我這兩件工作做得也不突出,勉強可以過得去就是了;就是因為不很突出,碰到很多的苦頭,因為這些苦頭,讓我有很多的想法。

老闆交代了一件工作,非例行性的工作,我們要如何接招,當然了,要弄清楚問題的所在,要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,這是「根本」,不能文不對題。下面,我想用幾個例子來說明輸入分析是什麼。假如你在一個企業或學校中負責網路方面的業務,老闆說要發展「視訊會議」,這時你要搞清楚「需求」(Requirement)是什麼?誰跟誰要視訊?如果,你的動作是上網找廠商報價,然後提出經費申請、裝置找整套設備,這一套東西弄好後,搞不好一年用不到幾次喔。(在企業中應該比較不會發生這種問題,投資很大耶。)再舉一個例子,學校招生困難,長官說要提出方案,吸引學生來就讀,這時你要知道學生的來源在那裡?學生用什麼標準去選擇學校?你的學校在社會中的定位在哪一個層次?不知道問題的根本,怎樣解決問題。

再來,討論一下學術研究,假如你要作博士研究(碩士班也可以比照,要求比較沒有這麼嚴格吧。)老闆(指導教授)給了你一個方向,你要知道哪些東西?首先,你要收集資料,這又有兩個層次。第一,你要去收集相關論文並研讀它們,腦袋空空,碰到問題想不出解決方法的。這件工作是苦工,也是基本功,好像以前的人學武要先學蹲馬步一樣。你收集論文的同時,也可以順便瞭解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,你要整理、歸納你收集到的東西,寫下重點!很多人不願意這樣做,害怕讀到、記錄到最後和研究沒有關係的東西,害怕做白工,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訓練,投資會有回饋的。另外得注意的是時間因素也很重要,有些人在這一步就花了很長的時間,看了老半天別人的論文,腦子裡都是別人的做法,思緒全部變成別人的,走不出來,這樣就連研究的第一部都踏不出去。收集資料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收集研究素材,這種素材和研究的應用面會有很大的關係,有些東西的收集很花時間,有些比較快,我覺得一個研究者要考量的是價值輕重,不要太排斥這部分的問題,不肯花一點時間在上面。當然,你開始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,也許也有了研究架構,那恭喜你!如果還沒有,趕快!在研究的路上,「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」是一條必經的道路。

歸納我前面的講法,用一句話來做個這篇短文的結束,那就是我的標題:搞清楚問題。

(初稿完成:99年7月1日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