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一篇文章談到問題的輸入端,緊接著來談談輸出端(Output),假設我們要做的工作、要研發的產品、要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等當作一個系統,這個系統會有輸入端,也會有輸出端,系統的內部就先把它當作一個黑盒子。

跟前一篇論述一樣,先來談談一般的行政/管理/企畫等工作(Task),假如你今天接到了一件工作,背後一定會有一個目標,有一些設定好的預期成果要你去達成,這些目標/成果你要先弄清楚,在設計系統的時候要不斷的加以檢視。有些工作的目標很清楚,舉個例子來說,各大學明年(100年)都要接受教育部的「校務評鑑」,那目標就是一個:通過評鑑,預期的成果就不會這麼簡單,假設我們認同校務評鑑的目的,就應該把評鑑和大學經營的理念結合在一起,將學校的教育目標當作你要的輸出,負責單位就必須在各個面向努力。然後,你必須要將努力的項目變成一種操作型定義(Operational Definition)(註),以我的理解,你就是要能定義出可以被重複、客觀檢視的指標,並將之量化。以前的行政工作就是例行性的事物處理,好像在賣時間,現在的要求多了,你處理的業務人家還要來檢視,看你做得好不好。這個部分再講下去就太多了,有空再來討論。

接著來論述一下學術研究的輸出端,我們就以寫出一篇能被期刊接受的學術論文為目標來討論好了。對於輸出的處理可以分成下列幾種型態:理論型輸出、現象型輸出、方法型輸出(暫時就這樣分,有不同意見歡迎提出討論)。理論型的論文著重在理論的嚴整性,論文內容以假設、定義、定理和證明為主,輸出的部分以一些例子來說明就可以;現象觀察的論文,成果分析就很重要了,當你收集到一些資料後,你要用一些已經存在的或自己開發出來的統計工具加以分析,系統的使用你要會,(有些機構會設立一個諮詢單位),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預期成果是什麼,給你一些資料(Data)、一個圖表,你要能夠從裡面抽取歸納出來一些有意義的資訊(Information),並且加以解釋。再來說明一下方法型論文(你的主要論述部分是你提出了一個新方法、流程或設計)輸出,由於你的重點在方法,你的實驗就必須要提出一些證據來證明你的方法確實可行(Effective),效率(Efficiency)有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因子。一般學生容易疏忽的是和別人的比較,沒有比較你怎麼證明你的系統比較好。(有些比較是不太好做,有些比較也不見得公平。)

對於輸出,我的結論也很簡單:「認清目標,以成果為導向設計你的工作/系統」。抓住重點,腦筋清楚你在做什麼,就可以一招半式走江湖了。(不過這一招也許是降龍十八掌,暗藏很多很多的變化。)

 

註:維基百科的定義:操作型定義是指將一些事務如變數、術語客體等以某種操作的方式表示出來。操作型定義與概念型定義相區別,強調確立事務特徵時所採納的流程過程測試檢驗方式。(定義的不是很清楚,網路上搜尋一下你可以找到其他的說明。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