弄盆景一陣子了,算時間也沒有很長,感想倒是還蠻多的,我看我就是多煩惱那一型的人,難怪頭髮會白得這麼快;哪天也許來籌劃一家盆栽交流館,不以賺錢為目的,以樹會友,咖啡啤酒,不亦樂乎。

要瞭解盆景,第一步要多去觀察,觀察別人的作品,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草花、森林;觀察了之後,還要去思考,更重要的是要動手去做看看,純粹用想的沒有用,只會想不動手,永遠沒有辦法入門,有一句話:「做就對了」,用在盆景的製作上也是很對的。

先說台灣的盆景,也許是我的見識不夠廣,文章讀得不夠多,很少看到討論盆景的文章,網路上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在秀自己的盆景作品,對這些作品的創作理念,談得不是很多,大部分人都是遵循前輩的作法,或是參考日本人的作法,我是覺得這有點可惜。美的東西要能吸引別人的目光,外型的美之外,還要有內在的意涵,前者是外在的表現,後者是給人的感動。

要推動盆景,必須擴大愛好者的層面,從整體的大環境而言,台灣的居住品質並不好,大部分人都還以顧肚皮為先,沒有適當的休閒,其實,生活情趣的提升,盆景可以扮演一個不錯的角色。現代人慢慢的變得講究生活,懂得休假要去旅遊、放鬆自己,但平日的消遣也許層面就不夠廣,電視變成了一個主要的消遣,我倒覺得像盆景這樣的東西可以給人一種不同的感受,問題是要怎樣才能讓人家接受盆景這個東西。

盆景是一種藝術形態,存在一些藝術的成分,欣賞盆景、創作盆景的人都必須隨時的自我提升,這就像書法的表現一樣,寫字是一種工具,要能表達自己想法的工具,單純寫字這件事情談不上藝術的表現;書法就不一樣,遵循前人的道路,楷書、隸書、行書和草書等等是一種藝術表現,各有他的表現特徵,但要成為一個書法家,要有自己的創新成分。盆景也是同樣的道理,把樹種活、種得很健康,這是盆景製作的第一步,再來要表現出一株樹木的內涵,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作法,要能讓別人起共鳴,這不能全部靠自己的吹噓,當然了,別人能不能接受也是一種挑戰。

不管在那一個地方,我們欣賞到的盆景創作,常號稱是「山採」,或是幾十年、幾百年,對山採我覺得一點也不值得鼓勵,大自然的東西,就回歸給大自然,山上的植物不是盆景創作者擁有的,不可以把它們帶回家。盆景創造的素材可以去購買,也可以自己從小苗開始培養,以前者購買的行為而言,會形成一個盆景交易的體系,這有助於經濟的交流;以後者來看,從小苗來培養,可以觀察到植物生長的樂趣,小苗也可以培養成豆盆盆栽,也很可愛;看久了,覺得應該讓他們再長大一些,就找個大一點的盆子來培養,有土地的就種到地上去,哪有一定要講究幾十年的培養功夫呢?如果說弄盆景就一定要有幾十年的功力,那大部分人都不要玩了;小樹有小樹的俏美,大樹有大樹的健壯。

一種文化特色的形成是由各種不同的因素相互激盪出來的,小眾集團的愛好很難形成氣候,久了就會被人所遺忘,善用當地的自然環境才能創造出自己的特色,台灣的氣候四季變化明顯,各式各樣的植物生長條件良好,大自然給了我們好多的天然資源,怎樣走出我們自己的道路,吸收大陸、日本的一些作法概念,但擺脫直接抄襲他們的作法,應該是我們可以永久走下去的一條路。

 

(初稿完成於:20120226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