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庭院裡的黃楊只剩下這一叢了,這品種是台灣黃楊。
黃楊,我很喜歡的盆景樹種,培植相當容易,但要把主幹養粗則需要不少時間。
去年挖了幾株上盆,姿態是沒有什麼,也扦插了一些,看起來也沒有什麼,但最近發現他們都開花結果了,所以,我對台灣黃楊的結論是:很耐命。
這一盆應該是扦插苗,枝葉長得很茂密。
也長了不少嫩葉,這果實會影響植物的成長,就把它們給拔除了。
側枝也很會長,我想還是培養主幹比較重要,把不重要的支幹都給剪除,施了點肥,讓他們在繼續的長大。
這一盆應該是雀舌黃楊(金柳),他們的葉片比較狹長,也長得很茂密,但大部分都慘遭我毒手修掉了。
黃楊會從底部一直長出新枝幹來,要盆植成圓球狀的盆栽不是問題,但要弄成一般的盆景樹,應該把這些支幹拆開來培植。
最近欣賞到了不少豆盆的盆栽(也就是迷你盆栽),我想黃楊的生命力既然這麼強,豆盆應該不是問題,也就隨手弄了一些。
來個三幹的小東西。
使用了陽明山土來培植,但有人說陽明山土是顆粒的,這澆了水就會糊成一團的應該不是。
黃楊的枝幹大多直通通的,也不怎麼好看,這些還算小苗的黃楊枝條還不是很硬,用鋁線造形應該可以,但他們既然那麼會長,我就用砍的比較快一些。
以我的想像,再一年,這些小東西應該就會有點樣子出來,到時再跟大家分享成果。這一年中,基本的照顧還是不能偏廢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