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127 042.jpg  

春節後在家裡的外大門邊發現了這樣的東西,遠遠的看,真的很像是動物的排泄物(這樣寫好像比較不噁心),近近的看,發現他是地木耳,拿了相機拍照存證,剛好今天有人回應這一篇文章,就從相片檔案中選了一張圖片出來,也補充了原來的一個小小缺失,看這種長相的東西,你會想像出它是佳餚嗎?

(下面的先前版本完成於20101211)

在花蓮要吃原住民風味的餐飲,店家常常會跟你介紹「情人的眼淚」,來了幾年花蓮,這裡的餐飲業者都是這樣叫的。我就很好奇這是什麼植物,不久前寫了一篇講裸子植物的部落格文章,然後去K了兩三天的生物學,我K的部分是微管束植物的蕨類植物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,這些植物裡面不含地木耳。

情人的眼淚還有不少的名字喔,雨來菇、地木耳(後面統一用這個名字)等是常見的,地木耳(學名為Nostoc commune)是一種陸生可食性藍綠藻, 大雨過後經常出現於潮濕的土壤表面和靜水中,晴天就會消失屬於藍綠藻門 (Cyanophyta)、藍綠藻綱(Cyanophyceae)、念珠藻目(Nostocales)、念珠藻科(Nostocaceae),藍綠藻是最原始、最古老的藻類,色素中有大量的藻膽素,植物體常呈藍綠色。為了這個分類又K了一些資料,另文介紹

藍綠藻之藻體絲狀,有時若干絲狀、片狀物在膠質鞘中成片狀團塊狀。絲狀體上產生異形孢子和厚壁孢子進行營養繁殖。藍綠藻在生物的分類上還大有學問,原來歸屬於藻類,後來研究發現其細胞的特性比較像「細菌類」,現在被歸到細菌域了,藍綠藻也因此改稱為「藍綠菌」。下面是網路上抓到藍綠藻的資料,提供參考(忘了網址,容後再補)。

藍綠藻生殖方式分為(1)營養繁殖:絲體上細胞不發生特殊變化,僅由母細胞分成二個子細胞;或由一個母群體分成二個或多個子群體,以及絲體受外力而折斷再生成新絲體,如果群體中細胞增到一定數目時亦可破裂而形成小群體。 (2)無性繁殖:產生孢子進行繁殖。

厚壁孢子:又稱休眠孢子。在絲體上產生後,可以抗拒外界不良環境,它通常在絲體上單獨形成,也有幾個相連的細胞發育而成為一串的,色著生在絲狀體基部、中間或兩端等,隨種類而異。厚壁孢子在寒冷或乾燥時,除本身細胞壁外,還產生三層寬厚的包被,且孢子的原生質體充滿著各種貯物,當環境適宜時萌發成新個體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快樂的園丁 的頭像
    快樂的園丁

    思在樹人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