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靜靜的躺在海岸邊,伴隨這海濱植物,海邊的這些石頭似乎再訴說一些故事,我卻沒有基本的認識,在我的腦裡問題不少?
這石頭的白色條紋怎麼來的?他的成分和一般的石頭有何不同?再研究。
石頭的生命週期聽說是這樣的,沙土被沖流到廣大的海域之中,沈積在地底後,海中各種生物的排泄物或屍體溶解轉換成各種膠質,將這些沙土聚積成塊狀,因為這些生物的不同,就產生了不同的化學成分,花紋也就有所不同,再經過地殼的變動,這些石頭被拱出海平面,變成了山脈的主成分,爾後因為地震、大風雨的侵襲,有些石頭繃裂,然後順著溪谷流到海邊,就是這樣,如此這般,這是我請教人家的,自己沒有概念,不過聽起來還蠻合理,就寫出來就教於諸大德,有更好的說明,當然也歡迎多加提供。
經過長程的旅途,這石頭的邊邊角角被磨去,在海邊看到的都是圓滾滾的面貌。
花蓮地處不同的板塊,新城海邊的石頭屬於一個板塊家族,在不同的海域上會看到不同花紋的石頭。
那一天,這大石頭會變成小石塊,不管是大自然的力量或人工的再製造。
這石頭的花紋變化比較大。
這些有層次的石頭稍加一點調整,可以產生中國山水畫的風貌。
綠色的斑紋在白色石頭,這綠色的成分(我不知道確定的名稱)有的多,有的少,有的還有漂亮的紋路,可惜我的照片裡沒有找到比較特殊的。
隨意剪了幾顆石頭回家擺設,只覺得他們很美,就是隨意!
職業撿石不行,那非職業的應該可以,這是我的簡單推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