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位在六期重劃區的這鐵道文化園區是我不小心發現的展覽館,和陽光電城就隔一條街遙遙相對,知道這地方的人應該不多。
用珍珠板印出的館名,應該是暫時的吧。
隔壁的柱子上有這一個說明牌,中華民國有文化部了,可喜可賀,希望能多做出一些文化相關的事務。
從這牌樓可以知道這地方的特性─東線窄軌鐵道基地遺址,愛台灣就從關心在地文化開始吧。
這裡有說明,10年前列管的建築物。從第一張圖片到這一面解說牌,算算有五面,風格都不一致,這有待統一吧。
從日本人接收這個館時立的紀念碑。
永懷領袖,這是小學時的記憶。
中山堂,這也是小時候的記憶。
目前這個館應該是花蓮的文化局在管理,這個地方有人在弄手工藝品。
迴廊建築,在現代的建物中已經少見,在公家的辦公廳舍裡也許還存在著,我欣賞。
老房舍,外面是漂流木做成的椅子,這座椅在花蓮很常見,這種組合我倒是覺得有些不太配。
這建築物應該有整修過,目前裡面都是一些解說海報架。
鐵道辦公處的中廊。
老舊辦公廳一角,這景象也讓我有懷舊感。
從左起:榕樹+麵包樹+茄冬。
園區內辦公廳外的幾棵百年大樹,每一棵樹單獨看都很有看頭,但樹的種類不一樣,整體配置感覺有點凌亂。
松類但不確定是什麼松,有可能是琉球松,跟松園別館的松樹應該是同一品種。
黑松。
左邊是榕樹;右邊是麵包樹。
榕樹。
園區內一角。
當初的車站區模型。
園區外的一景,這建築物是做什麼的,還沒有去研究。
現在街景一角,建築物都在翻修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