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目前大部分大學或技術學院都有資訊相關的科系,每年從這些科系畢業的學生很多,學生有時找不到工作,但要找人才的單位卻也抱怨找不到所要的人才,顯然的,需求和供應有些不連貫,我建議由國內各大學組成一個「資訊能力檢定委員會」,共商資訊檢定的細節。

一個大學生畢業要具備什麼核心能力,學校科系要不要去檢驗它,檢驗不及格的不能畢業,要重新檢驗或採取補救措施,這就叫做「畢業門檻」,現今的大學或科系都被這樣要求,以資訊科系來說,學生拿到了畢業學分畢了業,你說他有什麼樣的能力?若一個學校有很好的傳統或口碑,我想一般要用人的企業會去相信他,但那也只佔了「資訊**系」和「**資訊系」的一小部分。再說,如果你是入學考試成績前百分之幾的科系,畢業生所具有的能力也不見得是一樣,怎樣建立一個標準,這個標準大部分學校都願意採行,企業用人的時候也會參考,實在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。

對資訊的科系來說,近年來,學生的入學成績普遍的下滑,就拿台大、交大的資訊科系也是排名後退,資訊產業真的衰退那麼多了嗎?去和用人的單位談看看,好像也不是這樣,他們要人,但要不到要的人。建立一套分級的資訊能力標準,可以提供用人單位一個很好的依據,會很容易的看出誰會寫程式,誰會「看程式」(有些科系教資料結構,學生不必上機練習,程式只要用看的,你相信嗎?)

再來談一下分級,到底要分多少級?我的建議是分成四級,第四級最基本,第一級最高檔;目前的英檢也是四級,不過每一級有初試和複試。第四級考什麼?個人的建議是現今每一個人幾乎都必須應用office系列產品,就考文件處理word, powerpoint,和excel的實際操作,這是一般的大學生都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,目前「宜花東」的部分學校聯合舉辦這樣的測驗,報名學生中有60-70%的通過率(還有很多人沒有來報名)。以我觀察全國各大學學生的實際狀況,有些科系的畢業生,就業市場並不好,他們是具備了一般的服務水準,如能有「office能力」,對他們的就業也很有幫助。

第三級的測驗以修過一年的程式設計課程的學生為標的,除了資訊科系外,很多學校的理工科系、管理科系等學生也都有這樣的能力,出題的範圍以一般的數學問題、簡單資料結構(list, tree)的處理為範圍,很多企業需要的程式規劃人員也只要有這樣的能力就可以了。

第二級的測驗可能是目前一些資訊工程科系在思考的模式,基本上以修習過兩到三年的程式課程為主,這些課程包括前面提過的程式規劃、還有資料結構和演算法等,我是還沒有看過成大資訊系目前建立的資料庫,我猜他們進行的應該就是這一級的測驗,所以,這一級的測驗應該是資訊工程或科學系專業的測驗了,較頂尖學校這類科系可以要求學生通過這類的考試,把考過這一級當作他們的畢業門檻,一般的學校可以用第三級當作畢業門檻,程度好的學生當然可以考第二級甚是第一級。

第一級的考試是目前交大等在推的CPE,以各種程式競賽類型的題目為範圍,我參加過好幾次的命題,有時是絞盡腦汁負責出一題,也帶領過學生參加ACM的程式競賽,這都是這一級的命題範圍,命題的範圍不限,學生對資訊領域要有多方面的涉獵,平常也要多做一點練習。這一級不宜當作畢業門檻,門檻是每一個該單位學生都要通過的,當然囉,通過這一級的人才,參加各級考試或找起事情來會比較吃香,也是有好處的。

這四級的測驗方式都是以實作為主,每一級都以通過六成的為及格,在及格證書上面可以仿照全民英檢,註明實得的分數;測驗的時間都是三到四小時,使用的語言不限制,但有線上的評分檢測程式,細節還可以再討論。當然了,這些都是我個人目前的想法,假如有個實際運作的組織,所有我上面談到的問題都可以調整。

要檢驗就一定要大家聯合來做才會有公信力,我的建議是由國內大學共同來運作,經費可以由各參與學校出一點,也可以向政府(教育部)申請一些,如果做得起來,以後可以收一點報名費,如能經常性的收到報名費,這個委員會就可以正常的運作。這裡經費應用包括建立公開的題目資料庫、命題費用、還有一般的行政費用。希望這個議題能有一些迴響,也能有人(幾個人也可以)跳出來負責這一件工作。

 

(後註:在一堆花花草草之後,突然來一篇這樣的文章,真的是有點怪怪的,不過,這篇文章比較像我的本業工作,花草是我的興趣。

本文初稿V1.0版完成於20110327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的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